产品中心
贸易战进口替代龙头 来源:kaiyun体育网页登陆入口    发布时间:2024-09-06 18:42:45

临床意义

  2. 其是目前国内顶级规模,品种最齐全,配套性最强的湿电子化学品专业服务提供商之一,最大有可能获得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入股,4月10日有32%的解禁,估计有一半都是划归产业基金的

  3. 2018,2019年的业绩有望暴增,新建的两大产区湿电子化学品投产,赶上国产替代的风口。

  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今年的人均GDP将第一次站到1万美元的水平线年左右,这一个数字将提升到2万美元的水平。

  是因为我国有一个足够具有前瞻性,以及执行力强大的政府,再匹配上13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两者的化学反应释放出无可匹敌的竞争力,在全世界内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

  比如十几、二十年前那些港口、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电网的庞大投资,让我们的世界工厂拥有了极为强大的制造与物流效率;

  比如五年前那个因《中国制造2025》政策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光纤网络的高科技产业投资,在高层的强力推动下变成燎原之火;

  比如最近两年的半导体产业大基金,中央一出手就是1400亿元的投资,带动地方配套资本5000亿元,全球为之侧目;

  正是这些涉及核心战略的产业,让我们的产业升级之路铿锵有力,让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渐渐化为背影远去。

  话说最近,半导体大基金一期的钱已经花完,二期正在筹备之中,规模直逼万亿。

  2008年经济危机时,大水漫灌也不过是4万亿。而目前,单对一个产业的投资,就是万亿级别啊。

  因为半导体产业实在太重要了,它是整个电子信息产业,甚至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然而我国半导体产业仍很弱小,需求超过了全球的30%,但自有产能仅占全球4%,超过90%的芯片消费需要依赖进口。

  截至2017年9月20日,大基金一期累计决策投资55个项目,涉及40家集成电路企业,涵盖了从材料、装备,到设计、加工、封测的所有环节。

  除最下游的半导体封测外,我国半导体产业别的环节的国产化率普遍不足30%。

  落后就是机会,你看中国目前欣欣向荣的产业,哪一个不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

  但它的基础构架,又是简洁而优雅的,无非是一根根导线将无数个晶体管按照电路连接起来。

  现代半导体产业最核心的命题之一,就是尽可能的降低每一根导线的宽度,因为只有线宽越低,才能在相同面积的芯片里放进越多的晶体管。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一台光刻机要卖价上亿美元的传奇,而耗资不菲的光刻与蚀刻工艺背后,还少不了一样东西。

  比如超净高纯试剂,它的核心指标是纯度:一升试剂中,金属杂质的含量要小于百万分之一克,甚至是小于亿分之一克;而且颗粒数要小于5000个,粒子半径要小于千万分之五米。

  就是这样苛刻的要求,还只能勉强用来制作几百纳米制程的集成电路,你能想象一下,最前沿的10nm制程对试剂的纯度要求将高到一个如何变态的地步!

  你想啊,如今的芯片,都是尽可能在同样面积里塞入更多的晶体管,那里还有多余位置。

  如果超净高纯试剂含的杂质太多,会使得大量杂质留在芯片电路中,进而影响芯片的性能,甚至报废。

  G4级,用来生产超大规模及以上的集成电路(踏入高性能芯片行列,如手机电脑等的CPU)。

  由于技术太落后,国产产品基本都只能用于6吋及以下硅晶圆的加工,且多用来生产“粗糙”的分立器件,而不是“精细”的处理器芯片或存储器芯片。

  幸运的是,国内顶级规模的G4级试剂生产线即将投产了,湿电子化学品进口替代的浪潮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

  2017年3月,江化微上市,募投4亿元建设3.5万吨新产能,可用来生产G4级超净高纯试剂和光刻胶配套试剂。

  G4级试剂的量产,在国外对手看来,或许只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但却是中国湿电子化学品产业界的一大步。

  晶瑞股份的双氧水已达到了G5级,但占营收比例较小,基本的产品,氢氟酸和硝酸搭配,使用于光伏行业,毛利率不高。

  综合来看,江化微不仅产品最全、结构最高端,而且在产能扩张上已经率先起跑。

  还记得十年前的2008金融风暴,破产倒闭潮汹涌袭来。当时应对危机的法宝之一,有一个叫十大产业振兴政策。

  这些产业都对湿电子化学品形成了旺盛的需求,节节攀高的利润空间摆在面前,令市场嗅觉敏锐的长三角民企们垂涎三尺。

  也正是在那个时期,江化微投资建设了一个4.5万吨的湿电子化学品产能,毅然闯入这个全新的战场。

  到2014年,我国湿电子化学品需求达到52万吨,内地企业(包括合资、外资企业)湿电子化学品产量达23.1万吨,占全国需求的45%,其中江阴地区产量占全国45%,江化微产量4.2万吨,占全国18.18%。

  虽然2014年整个湿电子化学品本土化率达到了45%,但在细致划分领域差别巨大,这在江化微的主营业务上能够获得很好的体现:

  半导体和平板显示2014-2016年的毛利率还是上升的,2017年由于主要原材料,比如氢氟酸、双氧水等,价格大大上涨,导致毛利率也出现了较大的下滑。

  除了毛利率变化外,眼尖的读者肯定能看到公司2017年营收较2014年毫无增长。

  实际上,从2012年开始,公司的超净高纯试剂的产能就一直满负荷在跑,销售部门更是把备用库存都拉出来卖了。

  拿2014年来说,江化微账上现金只有6千万,经营性现金支出要1.6亿,设备还要维修更换,股东还要分红,每年赚到手上8千多万,但最后留在手上的只有3、4千万。

  中小企业融资难,那可是线年,江化微就提交了招股说明书,生生的等到2017年才获准IPO。

  不过,上市后江化微日子明显好过多了,不仅融资渠道多了,发展通道也打开了,短短三个月内,再签两个大项目,全国跑马圈地。

  镇江新区,拟投资17.02亿元,分三期建设年产26万吨超净高纯试剂、光刻胶配套试剂各类高端电子化学品材料项目。一期预计2019年下半年开始导入生产设备,满产满销营收6.6亿,净利1.5亿元。

  成眉石化园区,拟投资2.97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超高纯湿电子化学品及再生利用项目。投资项目主要是针对6代线以上的液晶面板市场。预计2018年建设,2019年下半年开始导入生产设备,满产满销营收4.7亿,净利润0.8亿。

  包括IPO募投项目,公司目前已有三个产能项目正在建设之中,2020年合计产能将超过20万吨/年,是目前的4倍以上。

  上文提到过,光伏电池对性能要求最低,G1级就能满足需求,进入门槛最低,竞争非常激烈。

  虽然光伏电池出货量增速保持着20%左右的增速,但产能扩张的更快,预计价格战还将继续。

  光是国产化替代就已经具有很大潜力,更何况大陆还在大力投产新的高世代面板线?

  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国产面板商终于熬过寒冬,京东方和深天马的产能扩张迅猛,据估计,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将由2014年13万吨增加至2019年的40万吨。

  江化微早在2015年就进入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面板巨头的8.5代线供应体系。

  毫无疑问,跟国内一线面板厂站在一起,说明了江化微技术国内领先。但受限于资金实力,产能一直无法顺利扩张,连续3年业绩毫无增长。

  6英寸及以下硅晶圆大多数都用在生产半导体分立器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对湿电子化学品的技术要求较低,主要为G2-G3级;

  8英寸和12英寸硅晶圆主要用来生产高性能超大规模及以上集成电路,因为芯片性能更高,对湿电子化学品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就高多了,主要为G4-G5级。

  2014年,我国芯片加工市场中,6寸及以下硅晶圆占比20%,湿电子化学品需求主要为G2-G3级,国产化率80%。

  8寸及12寸硅晶圆占比80%,湿电子化学品需求主要为G3-G4级,国产化率仅为10%。

  往后,6寸及以下硅晶圆会被逐渐淘汰,12寸硅晶圆占比逐步的提升。G2-G3级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会慢慢的小,G4成为主流。

  也就是说,国内首个大规模生产G4级湿电子化学品的江化微,正好赶上进口替代的风口。

  而且,跟他下游的领域相比,那些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的环节,听着风光,实际上技术换代快,所有巨头都盯着,竞争尤为激烈,风险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