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甲流来袭!99%以上感染为甲流奥司他韦与玛巴洛沙韦谁是治疗‘C位’? 来源:kaiyun体育网页登陆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24 17:22:41

临床意义

  近期流感进入高发期,中国疾控中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超过99%的流感病毒阳性率为甲型流感。

  3.奥司他韦适用于预防或治疗甲型流感,需严格遵循医生或药师指导;玛巴洛沙韦仅被批准用于体重超过20公斤且年龄在5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4.然而,玛巴洛沙韦在市场上的销售表现远不如在中国市场,显示出市场接受度存在地域差异。

  5.目前,国内抗流感药物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传统药物与新型药物共同应对流感病毒。

  近期,流感进入高发期。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当前流感病毒的阳性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超过99%为甲型流感。权威卫生部门(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流感疫情监测数据,强调了甲流肆虐的严峻形势。

  在众多抗流感药物中,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因其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备受关注。

  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健康负担,尤其是对儿童。该病由流感病毒引起,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型,其中甲、乙型主要引起季节性流行。两种抗病毒药物巴洛沙韦玛波西酯和奥司他韦被大范围的使用在治疗流感。

  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近20年来一直是流感治疗的主要药物。它的工作原理是阻止新的病毒颗粒从受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限制病毒在宿主内的传播。玛巴洛沙韦是一种帽依赖的核酸内切酶抑制剂,是一种具有独特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它通过阻断mRNA合成的启动,在病毒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抑制病毒复制,从而比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更快地降低病毒载量。

  奥司他韦作为一种处方药,在用于预防或治疗甲型流感时,需严格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切勿擅自服用。现阶段,玛巴洛沙韦仅被批准用于体重超过20公斤且年龄在5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相比之下,奥司他韦的适用范围更广,其中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而干混悬剂适用于更低年龄的婴幼儿,具体剂量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

  虽然这两种药物均可有效治疗流感,但其安全性存在重大差异。奥司他韦一般耐受性良好,但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和神经精神事件,这些在儿童中尤其值得关注。玛巴洛沙韦虽然疗效很好,但也可能有独特的不良反应,如腹泻和肝酶升高。此外,玛巴洛沙韦耐药菌株的出现引发了对其长期疗效的质疑,尤其是在儿童人群中。

  两款被誉为流感“神药”的药物,背后都站着同一家医药巨头——罗氏制药,这家总部位于瑞士的跨国企业,在抗流感药物的研发领域已有多年深厚积累。

  玛巴洛沙韦以“速福达(Xofluza)”作为商品名。Xofluza在美国获批用来医治急性无并发症流感和有高风险出现流感并发症的患者。

  Xofluza(玛巴洛沙韦)由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发现,目前正在与罗氏集团(包括美国的 Genentech)合作,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瑞士罗氏公司买断后负责销售,该药于2018年在日本和美国上市,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根据该协议的条款,罗氏拥有除日本和台湾之外的 Xofluza(玛巴洛沙韦) 的全球权利,而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将独家保留这些权利。Xofluza(玛巴洛沙韦) 已在 80 多个国家获批用来医治无并发症的甲型和乙型流感,其中包括日本、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韩国。

  继奥司他韦之后,玛巴洛沙韦以“全疗程仅需服用一次”的优势成为新一代“流感特效药”,掀起了新一轮的购药热潮。作为玛巴洛沙韦的唯一生产厂家,罗氏公司在1月6日回应记者时表示,今年特别注重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的保供工作,目前市场供应十分充足。

  次日,罗氏中国进一步强调,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的全球产能正优先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据罗氏中国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供应倾斜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对流感药物的需求也相应较高。

  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于2021年首次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来医治12岁及以上的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2023年3月,该药的适用年龄范围扩大至5岁及以上人群。同年12月29日,专为儿童设计、便于口服的速福达干混悬剂在中国获批上市。玛巴洛沙韦在获批上市仅八个月后便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其在医保谈判前的零售价为498元/盒(20毫克×2片),医保支付价则降至222.36元/盒,单片售价超过百元。近期受流感疫情影响,价格会出现波动。据蓝鲸新闻报道,许多药店玛巴洛沙韦库存紧张,部分药店甚至已售罄。在价格这一块,阿里健康大药房和京东健康等电子商务平台20毫克×2片规格的单盒售价为230元,而线下药店价格通常略高,多在230至260元之间,部分药店售价甚至高达300元。

  据了解,早在去年冬季,该药与奥司他韦已被消费者称为“流感神药”或“网红药”。当时,玛巴洛沙韦在全国多个地区药房出现持续缺货现象,价格一度被炒至599元一盒。

  玛巴洛沙韦价格相比来说较高,虽纳入医保有所缓解,但仍对其市场普及有一定影响。价格波动与缺货现象反映出市场供需关系的不平衡,也暗示着药企在产能规划与市场调控方面仍需优化,以满足那群消费的人需求。

  奥司他韦由吉利德公司研发,并经罗氏制药商业化后命名为“达菲”,于199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02年,达菲(奥司他韦)郑重进入中国市场,并迅速获得广泛关注和使用。由于多次疫情的爆发,市场对达菲(奥司他韦)的需求急剧上升。然而,罗氏未能及时供应足够的药品,遭到社会各界对其垄断行为的强烈批评。为此,罗氏在专利到期前决定提前授权奥司他韦的生产。在中国市场,罗氏将奥司他韦的专利分别授权给上海医药旗下的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以及东阳光药。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推出了商品名为 “奥尔菲” 的奥司他韦产品,东阳光药则推出了 “可威”。随着罗氏对中国市场供应量的减少,以及 “奥尔菲” 逐渐退出市场,东阳光药的 “可威” 迅速抢占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奥司他韦药品市场中占了重要地位。

  截至2023年年中,奥司他韦成分药品在流感用药市场中占据了97.5%的销售份额,其中东阳光(SH600673,股价11.19元,市值337.3亿元)的“可威”居行业龙头地位。就在近日,手握磷酸奥司他韦的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1药网数据中心提供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对比2024年11月和12月两个时间段,B2B平台感冒类药物的销售量增长30.43%,速福达(玛巴洛沙韦)销售量增长3835.34%,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销售量增长916.53%,磷酸奥司他韦颗粒销售量增长245.15%。B2C平台感冒类药物的销售量增长103.87%,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增长1742.86%,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增长1114.98%,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增长883.33%。

  目前,速福达(玛巴洛沙韦)依然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根据头豹研究院的分析,由于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具有非常明显疗效且全疗程仅需服用一片的优势,其终端销售额增速较为迅猛。

  然而,在全球别的市场,尤其是美国和日本,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的市场表现远不如在中国市场那么火爆。根据《财经大健康》报道,引用了咨询公司“IQVIA”提供的全球抗流感病毒药物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在日本上市的首年,即2018年,其销量突破6000万美元,并在2019年达到1亿美元的顶峰。然而,到了2020年,销量急剧下降至不足2000万美元,随后持续走低。与此同时,速福达(玛巴洛沙韦)在美国的销售额于2020年达到5000万美元的峰值后也出现快速下滑的趋势。

  奥司他韦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而玛巴洛沙韦在国际部分市场的销售起伏,表明其市场接受度存在地域差异。

  除速福达这款近年获批的新药外,目前,国内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阿比多尔、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但相比其他药物,近期玛巴洛沙韦更受欢迎。

  在流感肆虐时,奥司他韦、阿比多尔、玛巴洛沙韦常常成为关注的焦点。阿比多尔自20世纪90年代由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开发,作为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它的影响力逐渐扩展。1993年,阿比多尔首次在俄罗斯上市,并于2006年被俄罗斯制药公司Pharmstandard集团收购。同年,阿比多尔片在中国获得批准上市,并以“玛诺苏®”作为商品名。如今,阿比多尔已纳入医保目录,成为流感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近年来,盐酸阿比多尔片在中国各大公立医疗机构的使用量明显地增长,2022年其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而2023年更是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约36%。

  国内抗流感药物市场呈现多元化格局,传统药物依然凭借成熟的销售网络与较低成本占据稳定份额。新型药物则通过创新特性快速扩大市场,但要持续抢占份额仍需平衡研发成本与销售策略。

  在甲流等流感病毒不断变异的大背景下,制药企业对这两类药物的研发方向也在不断调整。为了更好的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企业致力于优化药物结构。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的竞争无疑给制药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这种竞争促使企业加大在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方面的投入。